私募与债卷

发布于 2022-09-30 20:04:30


国内私募行业有四类做债的群体,还包括:专业从事固收投资的私募(类似公募债基,主打信用债、利率债投研,部分机构侧重垃圾债投资);结构化发行类私募(以投资机构身份作为外壳,使用灰色手段帮助债券发行人“消化”债券);宏观策略私募(主打大类资产配置并投向债券);新晋出现的股票多头机构。

“交易,天下最彻头彻尾充满魔力的游戏。但是,这个游戏愚蠢的人不能玩,懒得动脑子的人不能玩,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,企图一夜暴富的冒险家不能玩。这些人一旦贸然卷入,到头来终究是一贫如洗!”

交易是一种选择,而不是运气。
第一条链应该是国际游资,最顶层的是美联储,这就涉及国际的资金在全球泛滥,影响了全球政治、军事和金融定价,它有在全球定价的能力,我们叫作全球资金。

第二条链应该是国家资金,能定价国内的东西,从股灾之后我们国家队也参与了

第三条链应该是金融寡头,大概哪几个寡头大家都知道,我在此不再说了,是我们现在最牛的几个,可能上市公司都几万亿,衍生的控制了几十万亿。

第四条链就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,每个行业都有支持或者打压的标准,我们有几百个行业,上市公司都在这些行业里面。

第五个应该是顶级公募了,单个公募的影响也是万亿以上的。

第六个就是顶级私募了,顶级私募也比较有定价权,现在顶级私募也是一两千亿了。因为他们的主动性比公募更强,所以他们在市场的波动也不可小视,虽然远远不如公募的影响力。

第七就是上市公司了,上市公司以前在这个食物链中排第一,现在变成第七了。上市公司又分有实力的和无实力的,也就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概念。

第八是以前所谓的庄家,掌握着上百亿的资产。

第九我们就统称为普通投资者。

价值的本质,那“亏损的本质”是指什么?

这个就简单了,亏损的本质就是贪心,一个是贪心,一个是怕,怕亏得更多,赚不起也亏不起,更多人是亏得起赚不起。

那“砍仓的本质”呢?

砍仓的本质有很多种类,比较有段位的砍仓就是风控。没有段位的砍仓,逻辑不对的话,就是砍了再砍,重复砍。

最后跟我们谈谈“止盈的本质”。

止盈的本质就像夫妻俩觉得日子过够了,不想继续过了,等你觉得赚够了,这一段也走到头了,就止盈,那时不想为一棵树,放弃一堆森林,虽然这棵是参天大树,但是我想去外边看看,然后重新堕入魔道。

价值投资是不是不应该止盈?

止盈和止损本来是一个框架。止盈可以,但是不要率先设定止盈的目标,不要提前给自己画个框架,有框架的止盈是错误的。

如果没有这个框到什么时候该止盈呢

赚的钱都投在自己专注的领域上。我觉得如果自己最熟悉的都守不住的话,别的东西百倍千倍的收益我都不敢去。

这也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过程,要经得住诱惑。

行业的话,它里面有两个我们最看重的指标,其实行业很多指标,但是我觉得应该抓大放小,我刚才也说投资体系一定要简单明了,不能太复杂,要能够执行。那么我们就抓大的,只有这两个指标。

第一个就是行业的空间,只有一个行业的空间足够大,在行业里面的公司才能享受更多的红利,或者更多的机会。如果行业的规模在1000亿以上,那么我们可以打100分;行业规模在500亿到1000亿的,我们只能打80分;200~500亿的,只有60分;100到200亿的,50分;100亿以下的,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小的行业,哪怕这个行业全部让你吃到了,你所享受的红利也并不大了,所以说象征性地大概打40~50分。

行业第二个看重的就是行业的增速,比如说行业的空间没有上万亿或者5000亿,甚至更小一点,但是它每年的增速是很好的,比如说每年增速有30%,甚至更高,那么它三五年下来是不是成长很快?是不是几年就可以变成4000亿?如果它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速,是不是再有几年就到万亿?所以说行业增速也占了15分,这里面就是行业的一个发展属性。

一个行业有不同的发展时期,开始是萌芽期,后面是迅速发展期、成长期,到成熟期,再到衰退期。我们就看这个行业,如果属于萌芽期,它肯定是增速最快的,可能超过30%,甚至更高;成长期可能15%~20%;如果是成熟期,可能是5%或者几个点;衰退期可能负增长。

比如这个行业是我们现在看好的新能源,我们可以想象它未来的市场肯定很大,但现在肯定并不是很大,因为现在大部分市场跑的还是内燃机,还是烧汽油或柴油的。它的行业增速如果能够超过30%,那么这100分的标准肯定达到了,行业增速这15分肯定拿到了;如果是成长期,增速只有20%,那可能只有80分;如果增速是10%~20%,这就是成熟期,分数就是一个及格;如果衰退期,我们整个就给50分,只有总分数的一半,按照这个权重和比例去算就可以了。

这是行业,占整个权重的30%,那么这30%里面又分为两个因素,一个是行业的空间,一个是行业的增速。这是第一个,行业。

第二个就是好公司。公司其实有很多参考标准,每个人都不一样,我们的参考标准是经过这么多年不断的修正完善,或者说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,我们认为最重要的,也是最直观的:公司好不好,其实它的毛利率一目了然。其他财务指标也很重要,但是我们觉得这两个财务指标是最重要的,第一个毛利率,第二个净利率。

毛利率很大程度上能代表一家公司的护城河强不强,如果一家公司的护城河特别强,它的毛利率自然不会低,像茅台的毛利率高达93%,但是有的很传统的产业毛利率只有几个点、十几个点,太低了,这个指标很直观。

有人说财务造假,这个我们姑且不论,我们能看到的暂时是这一套财务制度,只要执行的数据能够选出来,毛利率是很难造假的,因为一切经营指标的计算,估值的很多东西都是从毛利率开始。我们定义的公司这30分里面,有三分之一也就是10分是毛利率。

么第二个,就看公司整个管理层的水平。我们会调研,尤其是从基本面守正的层面,一定会去公司调研,初步也会从网上找到管理层的一些言论,这个非常重要。一个管理层有没有激情,有没有真的要做事,要提高自己的估值,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绩,绝对影响这家公司是否会有一番作为。

比如说我们前几年找的一只黑马叫酒鬼酒,它的董事长新上任,也是一个重量级的央企派来的,因为之前的管理很慢,他就直接说了5年的产能要翻三倍,确实现在这几年也慢慢验证了,管理层的水平真的跟上市公司的估值非常相关,包括公司管理层的意图,他做事的欲望等等。所以首先调研是最重要的,我们去调研,跟管理层进行交流。公司这一指标下管理层的水平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10分。

还有第三个,公司整个产能的扩张。说白了第二个是管理层,第三个就直接进入到车间了,员工层。那么我们会去调研去看一下车间,或者说我们会从一些研报里面看一下整个公司的产能利用率。

我们找的都是很直观的标准,如果一个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00%,那么说明什么?说明这个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,行业高度景气。像今年为什么新能源涨得那么好,大家都看得到,很多企业都造新能源车,所以它的电池和很多原材料都供不应求。这是你明显能看到的。

产能利用率100%肯定是最好的,然后80%~100%是一个标准,50%~80%是一个标准,50%以下的顶多就是一个及格分,就象征性打分,为什么?一家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只有一半,说明这个公司产品一半都卖不出去。这是我觉得整个市场需求可以给到的最直观的一个数据

“金钱只要如此愚蠢的行为能够继续存在下去,那么一个真正理性的投资者始终有望利用大众的疯狂为自己谋利。具有常识的个体很容易觉察到集体的疯狂,个体将会借此获取巨额的利润。”

从不稳定盈利到稳定盈利,你主要做对了哪几点?

最主要还是在风险的控制上。以前我并没有比较深刻地体会到,我什么时候要做比较大的仓位,什么时候要比较保守一点,也比较没有一个核心的思想,我到底怎么能把钱稳定地滚上去。因为之前我觉得我有一个好的交易系统,我有比较高的胜率,或是我永远在做一个赚大赔小的事,就算我中途遇到一些乱流,我终究还是可以赚到钱,事实上在过去我也一直照着这样一个理念去做,所以那时候我仓位押比较大也能赚比较多的钱,只是我没有遇到真正的极端行情。

然后2004年那次在中国台湾发生了极端行情,刚好又因为个人突然的想法就把它给避过去了,其实我在这之前并没有一个核心的思考逻辑,主要还是以一些交易系统,系统之中有一些对冲的概念。

但是2009年之后我就在想,我如果能持续赚钱,有没有办法把风险控制得更好,让我的净利曲线能更稳定。所以在很多交易上我们是从资金管理上去思考的,是从净值曲线上去思考的,在有把握的时候我们才会做一些大的交易。到底什么叫有把握呢?比如说这个行情我比较能够确定,当然在一些程序化里面可能没有办法发现,但是在期权里面这个可以很容易地发现,比如当偏度或隐含波动率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百分位,根据波动率回归的原理,你这样做进去大概八九不离十可以赚钱,这样我们就可以押一个比较大的仓位,而且未来我们也可以用已经赚到的钱,再不断地投入,把复利给滚出来,在过去十多年,2009年之后,我们一直是按照这样的理念去做的。

交易系统中的“不可能三角”?交易频率、胜率、盈亏比,这三者很难同时实现。

我们先说频率。我觉得跟你的角色有关,看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。其实我以前在自营商的时候,因为我们当时同时也是做市商,如果以做市商来说的话,我们是不需要交易成本的。因为我们做了交易以后,交易所会返佣,所以说没有任何的交易成本,所以我们在交易上会掌握我们的优势,频率可能是越高越好,我们只要能够赚钱,就算赚一点点钱,我们就可以尽量把频率给提高。可是以一般的投资者或者是后来我们换了一家公司来说,那家公司它并不是一个做市商,它是有交易成本的,所以我们会考量,我们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。

在执行交易系统,保持资金曲线的稳定性上,你认为有什么是最值得重视的?

交易系统应该是由很多方面构成的,比如说你的交易系统应该会有很多子系统在里面,可能有一些趋势的,或是一些逆势的,或是一些区间的、套利的等等。然后它针对不同的市场,针对不同的行情,应该都有不同的适应性。至少在你使用它之前,它应该有通过你的一些严苛的测试,而且应该也有一些所谓系统失效的下架标准,比如它单一的子程式,可能到什么情况会遇到问题。像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可能每一季的时候都要对子系统做的评估。如果你的子系统发生某些问题的话,可能要做一些增减,让整体能够保持一个未来可以继续稳定运作的形式。当然我觉得这些还属于第一层,是一些应该要做且非常基本的事。

风险如何设定?

但交易的风险要如何控制呢?由于期权是非线性的交易标的,对于风险的设定通常会用Greeks来设定,即交易员持有仓位时,不可以超过Greeks风险的设定值。例如,我们常会规定Delta不能超过资金的100%,负Gamma不得超过资金的30%,Vega不超过1%等限制。以实际例子来看,若交易员有100万的可交易额度,交易员持有方向性的总仓位不能超过正负100万,持有总仓位的负Gamma不能超过30万,总Vega不能超过1万元。这代表了,若行情跌了1%,隐含波动率变化1%,则交易员在Delta上最多损失1万,Gamma上损失0.15万,波动率也最多损失1万,合计最多的损失仅2.15万,如此交易员就无法持有过大的风险性仓位了。

除此之外,为避免交易员过度交易,除高频或套利交易的程序外,也会限制每日当冲的次数。例如,本来持仓最大风险仅有2.15%,但交易员通过每次当冲损失0.5%,日内交易20次,使总损失可以达到10%以上,这种交易员失控的过度情况绝对也要避免。

所以在风险上,控制住保险金额及交易次数是期权交易的第一步,毕竟这是一个带杠杆的衍生品,预防在较极端走势或交易员失控时损失大额资金是首要目标,有了第一层保护才能在可控的情况下往目标获利前进。

所有的风险和报酬都是相对的,我们很难在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去要求太高报酬,显然很不合理。随着时间,一天一天、一周一周过后,有的交易员会露出赚钱的天份,很容易每天赚到钱,有的人却遭遇困境,一直无法赚到钱,有时是行情的因素,有时是交易策略的因素,有时却是交易员自己本身的因素。

但不管是什么原因,我们倾向于愈能赚钱的可以用赚到的钱去扩大交易风险。例如,原先的风控限制是负Gamma30%,但获利超过资金额的5%后,负Gamma可以增加到40%。这概念很类似大家所熟知的安全垫,让愈能赚钱的交易员,在不损及本金的情况下,可以承担更大的风险,这也类似在资金管理概念上的赚钱加码,期待获利速度可以加快,而损失时速度要减慢。

第一步:在你可以获利之前,使用更小的杠杆

(1)如果是买方的投资,建议初始每次使用不超过资金的5%,其他资金可以放入现金港或逆回购等固定收益中。例如我现在资金10万元,5%是5000元。2018年8月6日买入行权价2.55的认购,价格0.0220,可买入22张(5000/220=22.7),8月10日卖出平仓认购0.0600,获利8360元,以10万资金来看8.3%的报酬率不高,但风险最高仅有5%。下次投入108360元的5%,即5418元,在获利时慢慢扩大投资,损失时,慢慢缩小投资。

(2)卖方投资,则需考虑Delta,但目前多数客户没有较好的软件,故以总市值金额考虑交易,暂时不放杠杆是一个好方法。例如,资金10万元,2018年8月6日卖出行权价2.45的认沽,价格0.0600,我们把它当成24500元的市值(按行权指派需要交割的金额),可以卖出4张。持有四天后,8月10日买入平仓认沽0.0120,总共获利1920元,报酬1.92%。虽然获利金额不多,但风险较可控。同样地,下次以总资金101920元计算卖出张数。

(3)每次获利后,再决定放大或缩小杠杆。原则是获利后可适当放大杠杆20%,损失时缩小杠杆。

第二步:避免过度交易

(1)如果是当冲的投资者,不管是买方或卖方,刚开始交易次数千万不要超过每日一次以上,不管当日是赚钱或赔钱,先保持稳定的交易频率。

(2)以月度控制最大损失。如果当月损失超过资金的5%,则当月停止一切交易。在此前提下,交易者会更小心地控制风险,在有获利的情况下才会更积极。

第三步:每日收盘后思考第二天的交易方式

(1)在已经思考好的逻辑下进行交易。按前一天或开盘前的计划做交易,并将其记录,不要受情绪影响拍脑门交易。

(2)盘中仓位如有超过风险控制范围的,应立即对冲掉;坚守风险及计划交易。

如能按照以上的方式,相信未来在期权的交易上必定易赚难亏。或许,以上的建议会让许多人觉得无法快速赚到大钱,但是在期权市场,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求生存,当可以稳定

利时,使用期权的杠杆才能成为真正的获利利器。我们过去就是这样有纪律地一步一步在市场站稳的,你能做到吗?

  1. 小赔大赚的成功之道

在我漫长的期权交易生涯中,阅历了不少期权交易者。渐渐地,我开始能够预测他们的结局,这预感变得日益清晰和笃定。是善终还是惨败,分叉的关键并不在一个人的资金实力、运气和知识,而是他的交易模式。坏的模式导致必然的失败,屡试不爽,在交易上一时的得意与失意不能干扰。

交易模式包括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两部分。交易策略没有好坏之分,因人因时而异。资金管理则有好坏之分,一个好的资金管理,可以让你永远避免破产的危机,让你在相同的交易策略下,赚的多亏的少。成功者真正的秘诀在于资金管理,而非交易策略。所有交易策略运用得当都可以获利,但好的资金管理则可以扩大获利。许多平凡无奇的交易策略可以通过资金管理发挥巨大的效果,用风险更低的方式快速累积净值,获得绝对值意义上的成功。

本文就是要传授大家这样的资金管理之法。

常用的资金管理方式

常用的资金管理方式有亏钱加码法和赚钱加码法,即马丁格尔(Martingale)和反马丁格尔(Anti-Martingale)资金管理方式。由于亏钱加码法对多数资金有限的投资者来说,心理压力和本金风险太大,在实际交易中,除了网格交易的信仰者之外,机构、产品或大户均用赚钱加码法进行资金管理。根据笔者过去二十年的机构交易经验,确实也是赚钱加码法能提供更好的资金管理报酬。

赚钱加码法中常用的方式有凯利公式(Kelly Formula)、固定风险法、固定比率法、固定资金法、固定单位法、固定百分比法、威廉斯固定风险法和固定波幅法。

考虑到某些方法需要较大的资金和部分方法管理效果相差不远,我们对凯利公式、固定比率和固定资金这三种方式进行讨论,让大家了解资金管理的好处。

凯利公式(Kelly Formula)

这个方法来自21点游戏,是最经典的资金管理方式之一,也是最早用于衍生品交易的资金管理方式。公式如下:

F=((R+1)*P-1)/R

P:根据历史交易次数计算的获利概率

R:每笔交易平均盈利和平均亏损的比率(即程序化交易中的win/loss ratio)

假设某个交易策略获利概率为60%,盈亏比为1.4,即P=0.6,R=1.4,计算出F=((1.4+1)×0.6-1)/1.4=31.4%,表示每次投入本金的31.4%进行交易资金累积最快。

按照拉瑞·威廉斯(Larry Williams)的书中观点,如果账户内有100万人民币,则用31.4万元做保证金,假设一张合约的保证金是3000元,可交易100张期权合约,这样的资金安排可使利润最大化。

但以保证金计算交易张数的方式是不切实际的,也与凯利公式最初的赌场下注的应用场景相差甚远。保证金因行情变化而时常调整,则交易的仓位也会因为“规则”而非资金而大幅改变。另外,与历史计算的盈亏比和获利概率相比,未来交易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,这都会使交易者无法使用凯利公式有效地累积资产。

固定比率法

固定比率法由雷恩·琼斯(Ryan Jones)提出,在其经典著作“交易博弈(The Trading Game)”中,描述交易员如何根据某个“交易比率”的增减调整交易的数量,即当交易员只有在赚取“交易比率”的增量后才能增加交易单位,如果亏损,则恢复到先前的交易单位。公式如下:

固定比率增量资金=预计单笔最大损失+初始保证金交易数量=当前资金/固定比率增量资金

固定资金法

固定资金法以可容忍的单笔最大损失作为风险管理的标准。公式如下:

固定资金=单笔最大损失/可容忍的损失比例

交易数量=当前资金/固定资金

这种方式的主观成份较大,若某投资者的可容忍的投入资金损失比例较大,在持续盈利的前提下交易数量的增加会非常快,若亏损容忍程度较小,相同条件下交易数量的增加会非常慢。

以交易为师,以市场为师,以观心为念。时间久了,积情绪思顿释,一朝悟道。

与天斗争,其乐无穷!与人斗争,其乐无穷!

交易系统是“身经百战+痛不欲生+深度思考+融会贯通”的结果。也就是说你自己身经百战之后,有了一些经历,也进行了大量的思考,但始终不得其法,自然心里很苦,痛不欲生。为什么要痛不欲生才可以?因为人是一种很贱的动物,任何对事物的深度认知,不会来自于快乐的体验,而是来自于痛苦的经历,人只有在痛定思痛时,才会进行深度思考,才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。时间久了,慢慢就融会贯通了。

可能有人说,决策机制为啥要用智慧来描述,用聪明这个词不可以吗?不可以。我觉得智慧表现为:在纷繁复杂中抓住核心实质的能力,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,是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的思考力。因此,智慧者未必比聪明者更有知识,但层级更高,因此称为大智慧,有智慧的人往往认识到自身的渺小,对市场充满敬畏,而聪明者则相反。

股市的本质就是随机性。个人认为,股市是随机性和相对规律性交替变化的过程。交易系统的有效性,或者说交易系统的成功率也是有条件的。即使有了交易系统,也不能不分条件,随时随地就操作。而不管不顾地频繁出击,正是很多短线选手亏钱的根本原因。在生活中,勇敢主动是优秀品质,而股市则不然,股市是柔性的智慧,高手都是被动交易,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。面对市场随机的波动,心灵宁静如潺溪过石,才是短线的最高境界。

有人说,在不知道与知道之间,隔着千山万水。知道已经很难了,而做到同样不易。人毕竟不是机器,人有机器没有的优点,但同时也有机器没有的缺点。是人就有欲望和情绪,因此,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。

正如青泽先生所说,理性与非理性都是人的本质特征,任何人,都只能有限度地战胜自己和市场。利弗莫尔也曾说,你可能是市场中一时的国王,但你不能终极意义上完胜自己和市场。否则,宇宙就是你的了。

总之,人都是不完美的,是人就有毛病,心法的修行,对谁都一样,永远都在路上。其中修行到位的人,慢慢就稳定盈利,有雄心壮志的人可能向游资或私募方向发展,心法不到位的就成了股评家。

企业在这里借了钱,可以不用还。

企业筹集长期资本一般有三种方式,一是向银行借贷,二是发行公司债券;

两种方式都是借钱,有借有还,利息较高,并且有时间限制,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
第三种方式,利用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。对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的,为什么?因为无需还本付息。说白了,有借无还。对股民而言,股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。

股市不同,确实存在长期稳定盈利的方法,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少数人赢多数人是资本市场的铁律。也就是说,少数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多数人失败基础之上的。

任何人刚进入股市,必然要亏损,都要给市场交纳学费,但多数人会持续亏损直到亏光离桌,只有少数人能逆天改命。但股市总是能诱惑更多的人持续不断地涌入,这正是股市赖以存在的原因。

股市是企业机构融资交易博弈。

因为钱是量化交易思维的方式,而交易 双方心态和认识市场信息人不同的热播往往是强者,即使在没有钱的时候,他是强者思维。而没有钱的人,往往是弱者,即使曾经有钱,但他是弱者思维。

股市是认知的变现,考的就是对股市的理解力。人与人的强弱,体现在头脑里,体现在专业上。强者是明白人,是专业的。弱者是糊涂人,是业余的。股市就是少数明白人赢多数糊涂人的游戏。其实,任何一个行业,如果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,结果还用说吗?

所以没钱的要成为有钱人,太有可能了。只要你是强者,充分认识股市博弈的本质,从而奋发向上,没钱只是一时。股市给了无名英雄平地崛起的机会,也给那些自命不凡的有钱人留下了滑向深渊的暗门。

价值投资和题材投机。能创造GDP,能解决就业,能为国家创造税收的商业行为才是投资。比如实业就是如此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开设赌场就是投资,而赌客的任何模式,都是投机,都是博弈。

投资听起来很正面,一本正经。而投机给人感觉则很负面,不务正业。国家把股民称为投资者可以理解。我们无法想象,如果国家把股民称为投机者,会是啥影响。呵呵。

股市并不创造GDP,只是财富再分配。我认为,只要是低买高卖的行为,无论哪种方法,其本质就是投机。价值投资的理论显得高大上,让人不易认知其博弈的本质。实际上,所谓的“价值投资”其实也是投机的形式之一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只有撕下“价值投资”温情脉脉的面纱,充分认识博弈的实质,才不至于掉入“高位站岗”的陷阱。

其盈利模式都是股市规律的表现,没必要厚此薄彼。只要合法,能盈利,一切OK。区别在哪呢?粗略地说,价值投资的股票缓涨缓跌,胜率相对较高,掌握难度相对较低。而题材投机则相反,对技术要求更高。

“价格包容消化一切信息、价格以趋势方式波动、历史会重演”。理论上也似乎无懈可击,不能说没有道理。可能正是这个原因,市面上的书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分析。但技术分析又难免走向神秘化,总有人喜欢讲“必涨形态和指标”。散户无从辨别,往往陷进去了,从而浪费很多时间。

价格运动如潮水之涨落,《孙子兵法》云: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,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;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是故,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孙武能从流水的特性揣摩战争之道。股票与战争近似,同样如此,当明其理,顺其势。另外,在影响胜率的核心要素中,市场情绪最关键,所谓“择时重于择股,周期重于题材”,充分说明把握市场情绪的重要性。在极端情况下,可以说,情绪之下无题材,情绪之下无形态,情绪之下无价值。或者说,情绪面>题材面>技术面>基本面。

情绪流的交易理念就是“三维共振”。所谓共振,就是各种有利因素的聚合,就是概率的叠加。但运用的效果取决于对“天时,地利,人和”三个方面的具体把握,其中,天时是指情绪周期,地利是指K线形态,人和主要是指信息题材及个股的市场地位。

情绪流三维共振理论,不但适用于龙头战法,同样适用于其他盈利模式。只是在运用的时候,侧重点不同。比如短线,更强调短线情绪,而中长线的个股,则跟指数情绪高度相关。此外,短线重视突发性题材。而中长线重视个股基本面和长期主题。模式不同,效率不同,难度也不同,风险也不同。

第一,每次出现遍布全球的灾难性的事件的时候,就是机会出现的时候,因为目前为止央行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案来应对,只有保经济放货币,所以速度极快、空间极大的下杀除了恐惧之外更多的是机会。以后再有发生,就要制定多头策略。

第二,从过去10年的数据来看,大宗商品往往是跌得快(可能几个月就结束了)而牛市上涨能维持的时间长一些,但统计下来也差不多只有1年时间,然后开始整理或者转向。所以当行情上涨了一年之后,就要有这个主动离场意识。

第三,宏观、产业和盘面情绪资金轮动的时候做多是比较安全的时候。

一定还有很多规律没有被发现,这里也就不一一谈了。总之,在未来5到10年里面。我们恐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会有危机出现,但我们知道一旦危机出现的时候,怎么跌的,都会怎么涨回来,甚至更甚。

价值,交易不活跃,成交量萎缩,盘面主要呈现横盘整理之态,此时下跌空间有限,若盲目做空或止损将面临两个问题。

一是撤出的资金投向,二是再次介入时点的选择。与其一次次地遭受损失再面临选择不如牢牢捂住优质股,耐心等待,以不变应万变,必然是
收益大于风险。
该策略操作要领在于坚守价值投资理念,耐心持
有,捂绩优不捂绩差。

其二,止损解套。
该策略常使用于熊市初期,尤其适用于追涨、投
机性买入和股价在高位的股票面临急跌时。中小股民
遇到股票下跌往往都不愿承认损失,抱着不卖则不亏
的理念,始终不愿抛出股票,希望股票再次上涨挽回
损失。而且中小股民最喜欢追高,股票涨了不卖,如
果跌了更是不会卖。而往往事与愿违,待股票进入调
整期后,后市的调整时间长,调整幅度深,在此期间
投资者只能陷入漫长的等待,特别当持有的股票本质
不佳,而且整体投资环境有转趋恶化迹象时,股票更是一套再套。该策略的理念是好汉不吃眼前亏,少亏则赢。其优点在于解套效率高,一招必杀,缺点在于存在做空风险。在操作上可以参照以下几点:
1、当发现自己的买入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时,一定
要果断卖出,不要错过止损的机会,另外要避免在低
位操作。

2、当明显感觉股指将深幅下挫时,如上调印花税
等系列政策出台,对于涨幅过大股、非合理估值范围
内个股,应第一时间止损。

3、当个股放量下跌,出现异常卖盘时,说明主力
资金无力护盘或获利出场而出货强烈,应果断止损。

4、趁反弹卖出,如果股价快速下跌,未能第一时间抽身,这时再恐慌地杀跌止损,所起的作用将很有限。
而经过深幅快速下跌后的股市极易出现反弹行情,投资者可亡羊补牢,趁大盘反弹时卖出。该策略操作要领在于投资者对大势和个股有正确的判断,能否当机立断,是否具有承亏的心理素质。只有及时果断地卖出,才能防止投资损失的进一步扩大。只要能保证资金不受大的损失,股市中永远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再赚回来。

其三,摊平解套。
该策略适用于轻仓投资者,随股价下挫幅度扩大反而加码买进,利用手上闲置资金摊低成本,以待股价回升。该策略的理念是摊低成本等反弹。优点是不管套的有多深,操作得当一有反弹即可解套。缺点在于未能把握好摊平时机将会放大风险,越套越深。在使用该策略前必须确认股市未进入熊市,否则容易愈陷愈深。在选择摊平时机时,当出现股价见底或者有止跌反弹迹象时,逢低补仓,降低成本。在策略操作过程中,投资者首先要有足够的资金,避免因再次操作失误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,其次要确认所买股票估值合理或偏低,未来有反弹趋势。摊平是对上一次错误的修正,除非有雄厚的资金支持,否则一错再错只会将你逼进绝境。该策略操作要领在于保证底部介入,摊平时机选择决定成败。

其四,波段解套。
创该策略适用于各种市场阶段的被套情况,尤其适用于震荡行情,主要是依靠股价上下波动,利用波动
价差解套。该策略的理念是低买高卖,逐步降低成本,缩小亏损。其优点在于操作手法变换多样,不拘一格。
主动出击,如果操作得当,解套速度快。缺点在于对个人时间、精力、能力要求较高,频繁操作有一定的
成本压力,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更大的亏损

来介绍波段解套基本的操作方法。

1、向下波段法。股票被套后,先对大盘与手中个股之间的联系进行正确判断,如果大盘还有下跌迹象,
那可以先在此点位卖掉部分股票,等待个股下跌,当发现大盘有止跌迹象,就立即重新买回该股,然后坐
等大盘反弹上去。当发现大盘与个股向上的走势再次遇到阻力,则继续卖掉部分股票,再次等大盘下跌到
下一个相对低点买入,然后到相对高点再卖出,如此循环下去。通过这样不断地高卖低买来降低股票的成
本,最后等总资金补回了亏损,完成解套。

2、向上波段法。股票被深套后,如果大盘开始企稳,不建议再有割肉动作,而是寻找低点买入股票,
等反弹到一定的高度,估计见短线高点了,不必是第一次买入被套的价格,再卖出。通过这样来回操作几
次,降低股票的成本,弥补了亏损,完成解套。

3、单日T+0法。主要是依靠股价每日的上下波动,利用小幅价差解套。比如,如果有100股被套,
今天该股票低开或者股价下挫,当价格企稳有反弹趋势时,立即买100股,一旦股票上涨后,卖掉以前的
100股则能获得盈利;如果股票高开或冲高见顶后可以先卖100股,然后等股价下跌后,再买回100股,
则减少了下跌部分的亏损。这样上涨可以获得双倍甚至多倍收益,下跌可能减少损失甚至获得收益,如此
就可以降低成本,直到解套。该方法需要平时对该股的方方面面多加了解,熟悉其涨跌走势将使你的操作
得心应手。

4、分批解套法。主要利用手中的股票分批做差价以降低成本。比如,可将套牢个股分成多等分卖出,如第一批卖出后股价回落,则于低位补入同数股票,如第一批卖出后股价不降反升,寻机再卖出第二批,如有回落,就补入第二批卖出的股票数量,以此类推,通过运作几次可在滚动中很快降低成本甚至解套。当
然这种操作方法要了解个股的股性,特别适合波动较大的股票。如此给操作失败留有回环的余地,不必过
于担心一卖了就涨而陷入被动的境地。该策略操作要领在于对市场走势敏感,熟悉个股特性,决断快速果敢。
其五,换股解套。适用于无基本面支持或无资金关注的股票,主要是卖出弱势股,买入强势股,以新买品种的盈利抵消前者的损失。该策略的理念是追求资金解套而非股票解套,追求利益最大化。其优点是不受原被套股票的束缚,追求利益最大化;缺点是风险巨大,换股失误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因此换股一定要注意股票的质
地和价位,慎重行事,下面便来介绍换股的操作技巧。

1、留热换冷。有些冷门股,全天成交稀少,可能长期横盘或持续下跌,如果手中有这的个股,应该及早把它抛出,换入目前或未来市场热门个股。

2、留强换弱。有些弱势股,大盘调整,弱势股就随着大盘大幅回落;如果大盘反弹,弱势股仍然下跌,即使反弹也明显弱于大盘。所以,投资者一旦发现自己手中持有的是这类弱势股,都要及时清仓,另选强势股。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金的利用率。

3、留价值低估换价值高估股。价格围绕价值波动,低估值股票由于相对位低,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,风
险较低。而高估股票价格本身存在下落需要,买入则面临回调压力,风险较大。

4、留潜在黑马换过气黑马。前期暴涨过的超级黑马不买,由于其前期有较大涨幅,估值过高,高价股
面临较大调整压力。历史看来它们下跌周期长、幅度大,往往深跌后还能深跌,探底后还有更深的底部,
换掉他们只会是明智的选择。

5、留有潜在题材股换题材明朗股。市场中经常传一些朦胧题材,其一旦兑现将引起基本面的巨大变化,只要能得到投资大众的认同,股价常有喜人的表现。可是题材一旦明朗,价格已在高位,炒作也将宣告结
束。所以,换股时,要注意选择一些有潜在朦胧题材的个股,不必选利好已经兑现的个股。

6、留底部放量股换底部无量股。底部无量股说明即使股价跌到低位却仍然得不到资金的关注,其底部
横盘走势遥遥无期,而底部放量却不再下跌说明买盘强过卖盘,不排除主力吸货可能,其未来走势可以预
见。该策略操作要领在于对股票的判断,突破阶段认亏的心理障碍,他要做的不是解套而是如何追逐利润。
套牢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套牢后的随性而为。面对形势,如果应变得法,它完全有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机遇。

一成长策略
1、长期成长品种
包括两类:庭添加备用微1同“·消费类ETF

·有消费属性的科技医药制造类ETF
前者的代表是酒、食品饮料、食品饮料、消费50 ETF等等,后者是云计算类ETF(SaaS公司占比高的)、医疗类ETF(要求前十大持仓品种的消费属性强,比如爱尔迈瑞片仔癀中药滋补品等等,大家有发现合适的可以在下面留言))
长期成长策略赚钱分两部分:上升趋势期收益来源于品种本身的上涨,平台期的利润来源于波动性,但不能趋势下跌,因此成长性是第一位的,同时,高位低仓位、低位高仓位,上升期仓位较低,平台期仓位波动大,需要长期主义的思维,对择时依赖较弱.随时都可以开仓.

2、阶段性成长品种
这一类品种就是你看好未来半年中线投资前景的行业,看好什么就投什么,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观点,大概也可以分为三类:
·如果你仍然看好新能源、汽车、电池这一类目前强势品种未来半年仍能走强,可以等到对应ETF品种回到60天均线以下,一次性多开一点仓位(仓位对应的方法见上一期)。
·如果你看好消费电子、通信、计算机等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TMT行业的下半年的复苏机会,目前也在60天均线以上,可以现在就开出对应的小仓位(仓位对应的方法见上一期),如果下跌再加大仓位。
。如果你看好房地产、银行这一类底部的困境反转机会,这一类目前都在60天均线以下,都可以现在就开出对应的相对较高的仓位。

二、反弹策略
这个策略只能寻找在年线以下的品种。好处是几乎所有的品种都可以做。以年线为基准仓位(清仓),,具体方法见上周的文章。
目前处于年线以下,且有一定空间的品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、要么选择离年线比较远,获利空间较大的,就算判断错了,时间耗费比较长,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,浮亏也不会太大。
2、要么选择离年线5~10%的品种,最多有一两次向下加仓的机会,但基本面的胜率拐点比较近
总结就是超跌反弹策略最合适的标的,要么赔率很好,要么赔率一般但胜率拐点比较近,